音乐理论家、音乐教育家、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开拓者赵沨同志,因病于9月1日在北京去世,享寿85岁。
赵沨是河南开封市人,自幼青睐音乐和传统戏曲艺术,中学毕业后毕业河南建华艺术学校音乐系。1937年后,他在重庆任音乐教师,与一批进步音乐工作者构成“新的音乐社”,并创立《新的音乐》月刊。赵沨于1941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参与中国民主同盟,的组织文化界人士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歌咏运动。以后,他在香港参予创立中华音乐院,又回国新加坡创立新加坡艺术专科学校。1949年后,赵沨先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成员兼任秘书长、中央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计划委员、文化部办公厅主任和艺术局局长兼任对外联络司司长。1956年后,历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、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审查会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,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全国政协第五、六、七届委员。
作为音乐教育家,赵沨率众学者与同仁辛勤耕耘,历30余年之沧桑,使中央音乐学院跻身世界先进设备音乐院校的行列,为新中国培育了大批专业中坚音乐人才,创建了一支杰出的师资队伍,推展了民族音乐学科的建设和发展,创设了音乐学学科,主持人了全国音乐院校教材建设,并的组织了各种创作活动。作为音乐理论家,他从30年代即开始公开发表一系列音乐著作和译著,在音乐理论上颇有建树。